今天是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打印 中国天气首页 生活 旅游 繁體中文
中国天气网>江苏 > 关于我们

南京市气象局

【字体:   2010-08-25 10:53:29   来源: 中国天气网江苏站

第一章历史沿革

第一节始建情况

南京气象事业管理体制经历了从省局代管、外市局托管、局台合一、局台分离到独立建制的过程。为了适应南京市市管县的行政体制,理顺江宁、江浦、六合、溧水、高淳五个县气象工作的管理关系,1993年5月8日,南京市人民政府和江苏省气象局报请省编委批准,成立南京市气象局。南京市编委会调剂下达5名事业编制,其他所需人员由省气象局内部调剂。南京市气象局成立后与江苏省气象台合署办公,实行“一个机构,两块牌子”的工作体制,市局领导由省气象台领导同时兼任。2006年12月16日,按照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印发的《地方国家气象系统机构改革方案》(中编发[2001]1号)和中国气象局《关于印发〈南京市国家气象系统机构改革方案〉的通知》(气发[2001]171号)文件要求,南京市气象局与江苏省气象台分离独立建制并正式挂牌,中国气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王守荣和南京市委副书记、常务副市长陈家宝为南京市气象局揭牌。

第二节建制情况

南京市现辖江宁区、六合区、浦口区、溧水县、高淳县5个县级气象台站。

50年代至60年代初南京五县气象机构先后建立,分属扬州市气象局(江浦、六合)和镇江市气象局(江宁、高淳、溧水)代管。随着南京市县(区)的调整,2000年江宁县气象局改为江宁区气象局,2002年六合县气象局和江浦县气象局分别改为六合区气象局和浦口区气象局。2002年南京市气象局机构改革并实行公务员制。2006年南京市气象局独立建制后,根据市编办下发的《关于印发〈南京市气象局主要职责、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的通知》(宁编字〔2006〕59号),市气象局内设4个职能处室和5个直属正处级事业单位。

第二章气象事业发展情况

第一节台站与现代化建设

南京市气象局现有国家基准气候站1个,高空观测站1个,县(区)气象局观测站均为一般气象站,其中高淳增设农业气象观测。南京国家基准气候站1956年1月1日开始观测,站址位于雨花区红花乡小教场,2008年1月1日迁至江宁区科学园区月华路。

2006年7月20日,南京市气象局由北极阁2号迁至昆仑路16号原省局办公楼办公。2007年11月27日,南京市政府市长办公会专题研究市气象局综合业务楼建设工作,同意市气象局综合业务楼选址在江心洲。2008年4月11日市发改委正式批复同意建设气象综合业务楼项目。截至2008年底综合业务楼建设项目筹备工作正在积极推进。

全市初步建成了市级气象卫星综合业务系统—“9210工程”、气象决策服务系统、人工影响天气监测和作业系统等。2003年7月1日,高空观测由701C雷达系统改为L波段雷达观测。2004年全市建成了紫外线探测网。全市现有车载多普勒雷达1台,闪电定位探测系统4部,布设自动气象站82个。

第二节气象业务与服务

全市基础业务质量稳定。1993年以来,全市气象部门获百班无错情311人次,250班无错情67人次。

气象服务领域不断拓展。公众气象服由传统预报拓展到农业气象、气候环境评价、气象与卫生健康、森林火险等级等指数预报。专业服务涉及到化工生产、电网保障、交通运输、工程建设等行业。服务形式与手段不断更新,96121气象语音答询电话、金陵气象网站、远程气象服务终端、手机短信、电子显示屏等全方位服务经济建设与百姓生活。

决策服务始终放在首位。1998年长江全流域遭遇特大洪水,1999年太湖流域遭遇特大洪涝,南京市气象部门24小时严密监测天气变化,提供准确及时的决策气象服务信息。2001年南京遭遇大旱,首次在全市五区(县)实施火箭人工增雨作业,有效缓解了旱情。2004年7月,南京极端最高气温达到38.6℃,为1961年以来第二高值,市气象局实施夏季人工增雨,降温节能。

重大社会活动和重点工程建设气象服务保障有力。1999—2001年南京长江二桥建设,跟踪气象服务800多次,二桥建设指挥部专门致信感谢。2001年第六届世界华商大会在南京召开,首次在国展中心周边安装自动气象站,组织专家开展现场气象服务,被南京市政府授予“华商大会服务有功单位”。2005年7月,长江三桥桥面进入铺设关键阶段,连续13天提供逐时温度和湿度预报,保证环氧沥青顺利铺设完工。2005年“十运会”气象保障服务工作获得肯定,被市政府授予“十运会保障服务贡献奖”。2005年“中国绿化博览会”组委会致函中国气象局建议对南京气象服务予以表彰,市气象台被市人民政府授予“首届中国绿化博览会先进集体”。

第三节气象法规建设与管理

2000年《气象法》颁布实施,南京气象事业步入法制化轨道。全面履行防雷装置设计审核、竣工验收和施放气球作业审批三项行政许可职能。2004年4月市气象行政执法支队和行政执法大队成立,9人持有江苏省行政执法证,坚持施放气球活动每日巡查制度,气象行政管理职能进一步加强。

违法传播气象信息的行为得到及时纠正和查处。2000年对中国联通江苏分公司自行拼凑修改天气预报信息向用户传播的违法行为进行立案查处,责令其停止非法传播气象预报,并上缴罚款4万元。2003-2004年,对擅自向手机用户提供天气预报的南京宁网科技有限公司执法。市中级人民法院终审判决该公司停止违法行为并处以2万元罚款。该案被评为“2004南京法院系统十大经典案件”。2005年对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所属的城市频道《南京零距离》“小璐说天气”栏目违法发布天气预报的行为进行行政处罚。

第四节职工队伍与科研教育

1993年成立时,南京市气象局在职职工138人(合署办公),2006年独立建制时为49人,定编为88人,其中气象编制52人,地方编制36人。

截至2008年底,市局在职职工61人。大专以上53人,其中本科32人,研究生10人。中级职称以上32人,其中高工7人,正研级高工1人。五县(区)气象局在职职工46人,大专学历以上34人,中级职称以上26人。

1993年以来,获南京市政府颁发的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4项。获江苏省气象局颁发的科研开发一等奖1项。

1993—2008年南京市气象局主要负责人变更表

时间 负责人 职务

1993年4月—1996年2月 卞光辉 局长

1996年2月—1998年2月 沈洪坤 局长、党组书记

1998年2月—2000年5月 韩苏明 局长、党组书记

2000年5月—2008年6月 于波 局长、党组书记

2008年6月—至今 韩苏明 局长、党组书记

第五节党建与文明行业创建

2008年8月,中共南京市气象局机关党总支成立。共有党支部12个,党员75人。在此之前,南京市气象局党组织关系一直在江苏省气象台党支部。

1995年小教场气象观测站先后获共青团江苏省省级机关工委和共青团江苏省委“青年文明号”称号。1996年4月,被共青团中央命名为全国“青年文明号”。

2000年创建文明行业活动以来,全市气象部门一直保持省、市文明行业称号。截至2008年底,五县(区)气象局中,江苏省省级文明行业1个,南京市市级文明行业1个,县(区)级文明行业3个。

1993—2008年南京气象局获得的荣誉

获奖时间 获奖单位 授奖名称 授奖单位

1997年 南京市气象局 全省气象部门先进集体 江苏省气象局

1998年 南京市气象局 防汛先进集体 南京市委、市政府

1998年—1999年 南京市气象局 市级创建文明行业工作先进集体 南京市委、市政府

2001年 南京市气象局 1997-1999年度全省气象部门先进集体 江苏省气象局

2004年 南京市气象局法规处 全省依法行政工作先进集体 江苏省气象局

2005年 南京市气象局天气预报中心 南京市2003-2004年环境保护先进单位 南京市人民政府

2006年 南京市气象局 全国中央企业应急管理和预案编制现场会应急救援演练先进单位 南京市人民政府

编辑: 刘杰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天气网”。
收藏此页】 【打印

相关新闻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帮助- 人员招聘- 客服中心- 版权声明- 网站律师- 网站地图- 商务合作- 广告服务- 手机版

    客户服务热线:400-6000-121 客服邮箱:service@weather.com.cn 广告服务:010-58991910
    Copyright©中国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中心 All Rights Reserved (2008-2024)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制作维护:中国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中心、江苏省气象局
    郑重声明:中国天气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京ICP证010385-2号 京公网安备11041400134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050053